学会简介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是由从事地质矿产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有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学会成立于1981年,是经民政部批的全国首批发证社团之一。学会现有101个单位会员和近千名个人会员,下设7个分支机构,即青年分会、地勘产业专业委员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业委员会、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人力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和法学分会。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月刊)会刊。

2016年地勘局长座谈会交流发言之一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12】

近年来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和体会

——在全国地勘局长座谈会上的发言

新疆地矿局局长 曾小刚

2016年5月10日

根据会议安排,我简要介绍近年来新疆地质找矿方面的有关体会和成果。

一、基本情况

新疆地矿局现有下属事业单位26个,其中综合地质队10个,专业地质队7个,科研及辅助单8个,地调院1个,分布在全疆10个地、州、市。我局作为全国地勘系统较早启动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单位,目前已基本完成分类工作,其中公益一类单位10个,职工人数1314人;公益二类单位15个,职工人数3547人;未分类单位1个,职工人数8人。截至2015年末,全局职工总数14245人,其中在职职工4869人,占34%;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51人,其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所占比重分别为16%、31%、53%。

二、“十二五”期间找矿成果

新确定西昆仑甜水海、西天山赛里木南铅锌矿,那拉提金矿,藏北高原锂硼钾矿,准南和吐哈盆地页岩气,石头梅油页岩矿等7条具有巨大找矿前景的成矿区带。西天山阿吾拉勒、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阿尔金铁矿带勘查取得新进展,累计探获铁矿石资源量29亿吨,已建设成自治区3处新的铁矿资源开发基地。

煤炭整装勘查成果丰硕,发现评价的西准和什托勒盖煤田、准东煤田、东疆煤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4600亿吨,初步形成3处大型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基地,为国家实施“疆煤东运、疆电东输”工程提供了坚实资源保障。有色金属、贵金属勘查取得重大突破,西天山新发现卡特巴阿苏大型金矿,提交金资源储量86吨;西南天山萨瓦亚尔顿金矿查明金资源储量119吨;西准噶尔新发现苏云河超大型钼矿;西昆仑新发现火烧云超大型铅锌矿;东疆坡北地区铜镍矿床规模进一步扩大,探获资源量超过140万吨。非常规能源勘查积极推进,准噶尔盆地南缘、吐-哈盆地预测页岩气远景资源量2.68万亿立方米,准噶尔盆地南缘沙河坝~石头梅和淖毛湖一带油页岩资源量近50亿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新探获油砂资源量2.3亿吨。盐类矿产调查评价取得新突破,在东疆碱水泉、和田地区发现5处固体和地表卤水型钾硼锂矿床(点)。塔什库尔干地热勘查圈定并评价浅埋、中温地热田1处。石河子地区和阿克苏地区发现富硒土壤,面积分别为260平方千米和286平方千米。在喀什经济开发区发现和评价的大型水源地不仅解决了其水质型缺水问题,而且锶含量达到了国家天然饮用矿泉水标准。

“十二五”期间,新发现和评价大中型矿床70余处、大中型水源地7处,提交煤、铁、铜、铅锌、镍、金等新发现矿产地66处,可供开发矿产地23处。新增一批探获资源储量:煤1600亿吨,铁13亿吨,铜103万吨,镍136万吨,铅锌2250万吨,金229吨,锑5.8万吨,钨11.6万吨,钼77万吨,稀土22万吨,钾盐5000万吨,锂盐209万吨,油页岩94亿吨,油砂2.3亿吨,石墨1600万吨,菱镁矿6600万吨,为国家和自治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三、主要体会及做法

一是明确职能、准确定位,围绕国家和自治区发展大局确定找矿战略部署。我局始终以为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为已任,始终以地质找矿为立局之本,从宏观视角精心谋划和布局,在找矿战略部署上及时根据自治区发展重点调整思路。“十五”期间确定“主攻天山,深化阿尔泰山,开拓昆仑阿尔金山”,将天山地区列为工作重点并取得找矿重要进展;“十一五”期间把西天山找矿突破列为重中之重,快速发现并初步评价了阿吾拉勒大型铁矿带;随着基础地质工作程度的不断提高和自治区发展战略的转变,“十二五”将“开拓昆仑阿尔金山”调整为“加快昆仑阿尔金山”,提速南疆地区地质勘查工作,推进了甜水海铅锌矿带、塔什库尔干铁矿带、藏北高原锂硼钾矿带以及阿尔金、祁曼塔格铁、铜、铅锌等矿产突破进程。

二是强化基础,注重发现,围绕地质找矿长远部署大力推进基础地质工作。我们围绕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矿种的找矿方向,加强区域地质、区域物化探等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积极承揽区调、物化探及远景调查项目,为矿产评价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火烧云超大型铅锌矿、阿齐山和四台海泉大型铅锌矿、卡特巴阿苏大型金矿、苏云河超大型钼矿等均是在区调或区域化探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异常查证发现的。积极参与自治区组织的面向全国地勘单位的1∶5万区调、化探及物探测量招标工作,中标项目总数的60-70%,为新疆从事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力量。“十二五”期间,承担1∶5万区调项目63项,图幅272幅,面积10.4万平方千米,大大提高了新疆的基础地质研究程度,1∶5万区调覆盖率由“十一五”的18.9%提高到36.6%。通过中小比例尺区调及物化探工作,圈定异常1500余处,发现有进一步找矿意义的矿化线索100余处,为后续矿产评价及找矿突破奠定了基础。

三是科研先导,产学研结合,围绕重点找矿突破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研究。我们坚持一手抓地质勘查、一手抓综合研究,以综合研究成果指导地质找矿新突破,“十二五”期间承揽综合研究项目90余项,经费近亿元;自筹资金4000余万元,开展综合研究项目70余项。我们重视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以此指导找矿工作部署,研究提出两环(环塔里木、环准噶尔)、两缘(西伯利亚南缘、青藏高原北缘)矿产勘查理论新认识,确定主攻地区、主攻矿种和主攻类型,进行科学合理部署,实现了找矿重大突破。我们强化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元信息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突破线索;突出做好优势矿种和重要成矿带典型矿床研究工作。在新疆铁矿勘查研究中,提出了新疆富铁矿多期叠加改造成矿新观点,创建了阿吾拉勒式上叠裂谷海相火山岩型富铁矿成矿模式、赞坎式沉积变质-热液叠加铁矿成矿模式等,并在推广应用中取得巨大成功;在新疆首次发现中生代原生沉积成因的非硫化型超大型火烧云铅锌矿,丰富了铅锌成矿理论,为国内找新类型和开拓找矿新领域有重要指导作用。我们大力倡导“产学研”相结合,注重加强与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快速提升我局地质研究水平。与中国地质大学、长安大学、新疆大学等联合建立了产学研基地;推行重大项目带课题工程,通过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了一批顶尖人才,练就了一支技术水平过硬的勘查队伍。“十二五”期间,1人获李四光奖,2人获地质青年科技银锤奖,3人获金罗盘奖,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董连慧总工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

四是加大投入、创新技术,围绕重点矿种的突破积极研究和推广前沿领先地质勘查技术。首次创建了在高寒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高效快速的勘查技术,铁矿勘查取得快速突破,新发现并评价了8个大型矿床,探获资源储量29亿吨;加强矿产实验测试研究,为地质找矿提供技术服务。围绕地质勘查和基础科研工作需要,筹措资金4.7亿元,加大先进仪器设备引进力度,开展了页岩气关键技术参数分析方法体系建立及综合研究、典型金属矿石选冶样品及小取样量分析方法研究、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中微量金的分析方法等研究,加大隐伏区、浅覆盖区的找矿技术方法研究,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发现评价了一批找矿成果,实现了人才培养和找矿成果双丰收。重视地质找矿软件技术的研发,金维地学信息处理研究应用系统(GeoIPAS)开发与推广取得较好成果,荣获中国“2006年度优秀软件产品”称号,2007年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等四部委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09年通过了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在全国地勘行业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用户覆盖全国27个省的地勘单位、科研院所和高校,并获2014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五是完善机制,注重人才,围绕地质找矿战略部署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和人才机制。我们不断完善奖励机制,在职位提升、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向野外一线地质工程技术人员倾斜,充分调动广大地质技术人员的找矿积极性。每年对提交新发现矿产地和可供开发矿产地的找矿有功人员进行奖励,近五年来共奖励508人次,奖励金额1100余万元。我们建立建全帮扶合作机制,采用局内部强、弱地质队结队帮扶合作,实力较强的地质队在人才、技术、资金等各方面与实力较弱的地质队进行帮扶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帮扶单位之间资料共享,提高了不同区域地质矿产资料的研究程度,促进了找矿突破进程,为全局找矿突破战略布局奠定了基础。我们大力加强找矿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加大地质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十二五”期间共引进人才814人,年均162人。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63%,比“十一五”末提高18%。近年来,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9名,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联合培养工程硕士95名,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开展“西部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硕士研究生38名。除每年聘请高校或科研院所的老师来对技术人员进行短期的专题讲座外,还委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每年举办一期地质技术骨干培训班,已连续举办3期,培训135人次。

近年来,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帮助下,新疆地矿局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内地先进省局相比,我们在一些领域还有明显的差距和不足。今后,我们将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领导和地质学会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地勘单位的先进经验,围绕“十三五”发展规划总体部署全面推进地质找矿新突破,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秘书处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北京市259信箱学会办公室    邮政编码:1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