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简介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是由从事地质矿产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有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学会成立于1981年,是经民政部批的全国首批发证社团之一。学会现有101个单位会员和近千名个人会员,下设7个分支机构,即青年分会、地勘产业专业委员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业委员会、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人力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和法学分会。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月刊)会刊。

2016年地勘局长座谈会交流发言之二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13】

坚持生态优先 促进绿色勘查

青海有色地勘局局长 杨站君

2016年5月10日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既是生态脆弱区,又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贫困落后地区、国家找矿的重要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青海的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青海省委、省政府确立了“生态立省”战略,环保要求不断提升,地勘布局大幅调整,地质找矿的范围和空间被大幅压缩。作为青海省的地勘单位,如何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开展好地勘工作,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面对工作区生态保护的需要、地方和谐稳定的需要、国家矿产资源战略性储备的需要和地勘队伍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坚持绿色和谐勘查是地勘单位持续开展地勘工作的必然选择,要保障队伍生存发展,必须在青藏高原走出一条绿色和谐勘查的新路子。为此,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保护战略部署及要求,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全局工作,将绿色勘查的要求贯穿于地勘工作全过程,特别是在青南多彩地区的整装勘查中,创造出了在生态脆弱区、少数民族集聚区、找矿远景区开展绿色勘查的“多彩模式”,不仅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广大牧民的真心拥护,还有效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找矿突破,成为青海省目前在青南地区唯一能“进得去、站得稳、出成果”的整装勘查区。

一、绿色勘查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高度重视,全面建立绿色勘查新模式

1.树立生态优先理念,营造绿色勘查氛围。推进绿色勘查,首要是把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根植于全局广大职工心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我们将绿色勘查作为求生存、保发展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在全局范围大力宣传和倡导绿色勘查理念,教育干部职工切实以生态保护的主动作为赢得政府、政策和当地牧民群众支持,促进地勘工作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强调在生态保护要求倒逼下,绿色勘查不仅是地勘单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开展和延续地勘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否则我们的项目就面临被“清场”的危险。此外,我们还将绿色勘查纳入各单位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对成效突出的单位、项目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使生态保护和找矿突破成为地勘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价值追求。

2.明确路径方法,完善制度体系。在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应规定办法时,我局率先在全省研究出台了《地勘工作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从树立绿色勘查理念、落实生态保护措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三个方面提出了十七条措施,构建了绿色勘查路径图。经过不断完善细化,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绿色勘查制度体系,并得到了严格的贯彻落实,为推进绿色勘查提供了有力指导。同时根据工作区特点,专门制定了野外绿色勘查“八不准”,教育项目人员尊重当地群众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性,珍惜爱护工作区动植物资源。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生态保护责任

在全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科学谋划绿色勘查、研讨生态保护措施,还专门召开了绿色发展工作会,对绿色勘查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在局、队(院)两级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绿色勘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督导实施绿色勘查工作;制定出台了《野外地勘项目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岗位责任制及奖罚措施》,明确了从队(院)长、分管领导、总工办、环境保护部门到野外项目组工作人员等各层次岗位的环境保护责任,从项目设计、施工到验收都提出了环境恢复治理具体要求,对外协施工单位、外聘人员等违反要求和规程造成环保事故的明确处罚措施;局属各单位还密切结合绿色勘查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职责,持续运行良好。

(三)制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措施

一是建立并落实了地质工作与环境恢复治理“五同时”制度。在地勘项目设计中增设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措施章节,工作部署、方法手段选择优先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并在重点或特殊矿区制定专项的恢复治理方案,将生态环境要求与地勘工作质量、安全生产放在同一高度,进行同设计、同施工、同检查、同验收、同考核。

二是建立并严格执行地勘项目进出场前的主动联系机制。年初与县政府签订《关于共同推进地质勘查工作及矿区生态保护协议书》,与乡政府签订《地勘工作外部环境协调协议书》,协议中明确规定了钻探、道路、槽探等补偿标准和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各项目在施工前主动与当地政府、群众共同商讨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向主管部门缴纳生态保护保证金,施工结束后请当地县国土部门、乡政府、村委会及群众代表共同验收,确保生态环境不破坏,草场质量不降低,牧民利益不受损。

三是积极探索绿色勘查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加强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指导。在生态脆弱区积极探索用浅钻代替槽探,以便携式钻机代替传统钻机,努力做到不动用槽探工程,不修路,最大限度保护植被。依托与吉林大学合作建立的“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平台,坚持理论研究与找矿实践相结合来指导找矿,提升地勘投入产出比,以较小的工程投入产生较好的找矿效果,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影响。

四是制定并认真执行《地勘项目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标准和操作规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监管,进一步明确生态恢复治理方法、工作标准和具体要求,如在修路和布设探矿工程时,尽量选择植被少的地方,施工时保留和保护好原有的草皮和植被,并在放置草皮的地方铺好彩条带,待工作结束后及时回填、种草和覆膜;车辆通过时避免随意在草地上往返穿行;对项目驻地进行整体规划,划定工作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及时掩埋,尽量恢复原貌。

五是制定并严格执行《地勘项目环境保护检查验收制度》。对检查验收的内容、方法、步骤和奖惩措施进行了全面细化,成立了检查验收工作组,明确内容、标准和问责措施,并按照“谁检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检查验收清单,检查验收地勘项目覆盖率100%;专门聘请了附近的牧民为环保监督员,对项目中的生态保护实施全程全方位的监督,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牧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工作区的牧民对项目组的恢复治理工作给与了充分信任,一些项目得到了牧民的“免检”礼遇。

六是制定并严格执行《外包工程施工队伍安全环保工作监管办法》。在重型工程招标时,根据环保要求设置准入条件,把生态恢复治理作为一项硬性指标,与施工单位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按总工程的5-20%缴纳环境保证金,要求钻探工程选择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选用无公害泥浆,关键部位铺设防渗布,防治泥浆等化学材料扩散遗漏,防治土层和地下水污染;工程承包方要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工程出包方要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责任,进行跟踪监管。

(四)坚持和谐勘查,实施精准扶贫,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在勘查工作实施过程中,我们真诚地与当地牧民交朋友,不算小账算大账,在足额支付草山补偿费的基础上,按照“施工一方、便民一方”的理念主动帮助当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为牧民办实事、办好事,营造和谐勘查环境。仅在多彩整装勘查区,我们先后投入近190万元修建桥梁1座、村级公路180余公里,并把牧民出行困难的小路改造拓宽加固为村级公路,使用标准大大高于勘查需要, 还对修路所占的草场进行了补偿,为的就是改善牧区交通条件,使勘查道路、桥梁等工程变成牧民脱贫致富之路;在草场雨季道路泥泞期间,项目组无偿为牧民转场、搬家近400公里;在假日和民族节日期间走访慰问牧区贫困家庭,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送去米面油、过冬毛毯等,近年来累积支出超过50万元;每年多次看望慰问来西宁治病的查区牧民群众,帮助他们联系医院治疗、送去物质上的帮助,还帮助他们协调孩子到西宁上学问题;各项目组在聘用司机等方面力所能及为牧民群众提供用工机会,在项目收队时安排当地牧民守场,赢得了牧民群众与地方政府的赞誉。治多县多彩乡政府在写给我们的感谢信中提出:“多年来,你们为我们在村级公路建设、帮扶穷困群众、维护地方稳定、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你们体现出的热心公益、扶贫帮困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玉树地区广大牧民群众当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这是对双方深厚情谊的最好诠释。可以说,地勘单位与牧民的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发端于地勘工作但已不仅仅基于地勘工作,凝结在其中的是深深的相互依赖和信任,而这种依赖和信任源于我们对绿色和谐勘查的深刻理解和忠实践行。

与此同时,地质勘查工作区环境恢复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多彩整装勘查区为例,2015年共恢复槽探近8万立方米(含以往年度开挖探槽),恢复道路5公里,形成费用近200万元(不含种草、覆膜等花费),受到当地政府高度赞誉,赠送锦旗并誉为“地勘铁军”。良好的勘查环境也保障了地勘工作的顺利开展,天时、地利与人和也助推了地质找矿连续实现突破。如多彩整装勘查区在寻找富铜、铅锌等多金属矿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新增铜铅锌金属资源量47.8万吨,累计探获铜铅锌资源量196.8万吨,成为三江成矿带北段寻找富铜矿的重要区段,被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列为2015年全省成果第一号项目,远景资源量目标500万吨。

二、绿色勘查工作体会和认识

1.坚持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倒逼的形势下地勘单位持续开展地勘工作的唯一出路。实施绿色勘查是地勘单位实现找矿突破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绿色勘查不仅是矿产勘查的发展方向,更是地勘单位拓宽工作区域的重要法宝,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加大力度,落到实处,下定决心长期坚持下去。

2.实施绿色勘查必须依靠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政策的支持,必须通过和谐勘查赢得当地群众的信任,必须通过广泛宣传和系统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提升绿色勘查的能力和水平。

3.目前以恢复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勘查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向主动的减少破坏或不破坏的新阶段发展,通过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应用,提升绿色勘查技术含量,从根本上减少探矿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开展绿色勘查工作,要从舆论引导,加强宣传形成氛围——开展典型示范项目——出台指导性意见——加大培训、研讨——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和理念,形成绿色勘查的共识。

5.要区别对待勘查与开发,根据不同勘查阶段,不同地区景观,保护区、非保护区的关系,创建具有不同特点的绿色勘查模式。

6.目前缺乏统一的顶层、高层面的“绿色勘查标准”,尚需出台更高层次的一系列规范、制度、细则,加强制度建设和可操作性,使绿色勘查工作有据可依。

7.实施绿色勘查要有足够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费用保障,建议增加相应的工作预算,保障绿色勘查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三、下步思路和措施

2016年,我们将在全局深入开展“绿色勘查年”活动,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自觉将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战略部署转变为我局地勘工作的新责任、新行动和新常态,将被动的生态恢复治理变为主动的绿色勘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绿色勘查制度体系,增强绿色勘查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在全局实施5个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并配套绿色勘查研究课题,创建绿色勘查新模式,积极探索空气潜孔锤跟管钻进技术代替槽探、采用便携式钻机和“一基多孔、一孔多枝”定向钻探技术代替或减少修路,努力提升绿色勘查的技术含量和推广意义;确保探矿工程生态恢复治理率为100%;地勘项目生态恢复治理检查和验收率100%;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绿色勘查环境,形成政府主导、群众愿意、多方支持的绿色勘查新局面,保障地质勘查工作的可持续性,努力实现找矿更大突破。

3月21日,国土资源部地勘司组织召开的推进绿色勘查工作专家研讨会充分肯定了我局在多彩地区开展绿色勘查工作提供的经验,在全国具有指导意义。我们深知虽然在绿色勘查方面付出了艰苦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探索、总结和提升。同时,一些兄弟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也值得我们虚心学习借鉴。绿色勘查,不仅是地勘单位的使命和责任,更是机遇。站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将以开展“绿色勘查年”活动为契机,努力开创“生态环境良好、企地关系和谐、找矿成果突出、多方互利共赢”的地勘工作新局面,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秘书处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北京市259信箱学会办公室    邮政编码:101149